
会员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以戊戌维新为例
更新时间:2025-04-27 18:03:16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在坚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取戊戌维新这一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该运动在政治制度变革方面失败的原因,从中总结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机制。本书认为,戊戌维新在新型政治文化的宣传方面,影响范围有限,没有完成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没有实现政治思想向政治心理的转变。因此,新型政治文化没有形成对君主立宪制的稳固支撑,政治制度变革的主张没有成为政治现实。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以戊戌维新为例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余论
- 第三节 戊戌维新失败的政治文化原因:臣民政治心理为何如此稳固?
- 第二节 戊戌维新中政治文化演变的政治社会化途径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在层次方面的演变机制
- 第五章 表层和深层政治文化演变
- 第三节 维新派知识分子整合中西政治文化之过程和结果
- 第二节 西方政治思想
- 第一节 传统政治思想
最新上架
- 会员
东洋之灰:中日水泥战(1927~1937)
20世纪的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危机转嫁史。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本可以远离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但危机的天风海雨,还是通过日本这扇窗吹了进来。产能过剩、财政紧张、币制改革失败、国际收支失调……日本遭受的经济问题需要对外转嫁,中国就成了消化国际过剩产能的尾闾。甚至水泥这种本不适合国际贸易的笨重商品,也遭受了高强度的倾销。日本企业不惜“为国破产”,借助汇兑贬值、航运补贴、协定关税等武器,试图以低价洋历史21.4万字 - 会员
谢涛说大秦(壹)
《谢涛说大秦(壹)》以秦嬴崛起为起点,以《左传》《史记》等正史作为基础,以通俗的笔法讲述了从伯益辅佐大禹治水到秦穆公成为西戎霸主这段历史。这其中,有秦嬴作为夏商两朝贵族的辉煌,有周天子式微后秦嬴作为救驾功臣崛起,有秦国与中原诸侯的纠葛,有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骄傲……历史12.6万字 - 会员
从《史记》到《人物志》
本书是伏俊琏教授关于《史记》与《人物志》研究的一部力作,包括以下专题内容:《史记》中的悲剧(《史记》中末路英雄的悲剧,《史记》中平凡人生的悲愤,司马迁的悲剧心理);《汉书·艺文志》的思考到《人物志的》创作者与创作环境。总之,《史记》到《人物志》反映了中华民族史学发展的对接、想通和恢弘气象。作者讨论的几部著作在中国史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深厚的历史根源与深远的历史影响,更是中华民族不曾中断的伟大记录,是历史22.3万字 - 会员
隔空传音:清代晚明史书写中的东林话语研究
东林党人在世人心目中,主要是忠诚、刚正、伟岸的正面形象,后人对他们普遍抱有同情和崇敬之情。东林的这一形象,有其形成、塑造、接受、传播、固化的过程。东林活动的明末自然是这一过程的重要阶段,而清代官民对这一形象的大体接受、传播,既前承明末的已有基调,又后启近当代,影响了近当代对东林、非东林及晚明党争是非等问题的评述,到今天仍方兴未艾。本书上编主要考察晚明东林人士及其支持者对东林形象塑造和维护的诸多表现历史22.1万字 - 会员
国际环境嬗变视域下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研究
在丰富的国内外档案、报刊等文献资料基础上,本书综合运用历史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首先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际格局缠变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国际环境变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酝酿、形成、曲折发展、破裂方面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分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发展历程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以及远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格局所产生的影响。历史32.5万字 - 会员
中国近代史
全书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中国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将近百年的历史演变和人物生平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本书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被称为中国近代历史11.7万字 - 会员
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国家的维系,有赖于资源的汲取。资源汲取的方式,对应着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传统中国国土广袤辽阔,地域差异千姿百态,在当时落后的交通、简陋的技术手段与信息能力的制约下,统治者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汲取资源呢?本书从重要性、稀缺性、交易费用、社会效果、国家的议价能力与多主体性等若干影响国家资源汲取模式的变量入手,结合开矿成本随时间递增的特点,通过丰富翔实的史料讨论清王朝的矿产资源汲取情形,在揭示清代矿政之模式历史31.6万字 - 会员
“铁面御史”清白廉政文化史鉴
“铁面御史”赵抃是清白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历代清官中廉洁自律、清白一生的楷模。赵抃四次入蜀作官,两次再知成都府,就是“清白文化”的历史传统的生动实践,对治蜀兴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前两章介绍了赵抃清白廉政思想文化的内涵与历史特征、逻辑体系与价值维度,又从七个方面详述了其清白廉政文化的表现:清白重德,孝悌齐家;选贤与能,举荐人才;向心凝聚,维护正统;民生为重,民用为先;惩贪治腐,正风祛邪;铁面无私,历史15.2万字 - 会员
赵匡胤:从黄袍加身到金匮之盟
这是一本深入探讨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生平的历史著作。从赵匡胤的早年经历、军事才能、政治智慧到最终的离奇死亡,全面、真实地展现这位历史人物的多面性。通过对赵匡胤一生的梳理,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宋朝的建立背景、赵匡胤的个人魅力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历史2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