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传统七言古诗体制及其演变
张培阳更新时间:2025-03-07 20:17:16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古人所谓“七古”,除了真正的七古诗外,还笼统地包含了七言转韵律体、七言一韵新体、七言拗体三大类。有鉴于此,本书特将以上四类研究对象合称为“传统七古”,而有别于“真正的七古”。本书大量运用统计分析和罗列举证两种方法,对传统七古的体制及其演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观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考察每一种体制要素的分类、发展和特点。二是厘清七古体制若干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纠正一些与传统七古体制有关的偏见。
上架时间:2024-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传统七言古诗体制及其演变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张培阳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十七年文学批评史论
本书截取新中国十七年这一段,通过细致梳理和分析大量文献,考察外国文学经典、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批评的核心问题,揭示具体历史语境中批评观念的本质特征、表现形态、内在逻辑、演变轨迹,廓清文学批评范式转移的发展过程。既考虑到问题之间的历史与逻辑联系,又体现某一问题所包含的历史内容与思想深度,追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现代性追求的精神脉络。文学22.7万字 - 会员
约翰·德莱顿讽刺诗学研究
罗马人认为讽刺诗是他们自己的创造,这种诗体迄至德莱顿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德莱顿既有讽刺诗创作,也对讽刺诗,尤其是罗马讽刺诗进行过全面而深入的批评。讽刺诗《押沙龙与阿齐托菲尔》确立了德莱顿在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声,而《关于讽刺诗的起源与发展》是对于讽刺诗最为自觉和完备的诗学之作。本书以德莱顿的该篇批评为起点,结合他的讽刺诗和其他诗学作品,从考溯“讽刺”的起源开始,分别讨论了德莱顿对于讽刺的恰当方式、文学21.6万字 - 会员
价值论观照下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英文)
本书在价值论观照下,重新审视了文学翻译及文学翻译批评的性质与特征,深入探讨了文学翻译批评的主体、客体、类型、目的、原则和标准以及评价体系与方法等相关问题,对如何全面系统地评判文学翻译的各类价值作了详细解析。文学10.9万字 - 会员
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
西南联大与“鲁艺”同年成立,两者都在战争的硝烟中守护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有着共同的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向度,但两校文学在主题内容、文体类别、话语风格方面大相径庭。西南联大秉承学院派的通识教育,延续并发展精英文学传统,希冀以优美的文学作品改造人心,影响社会;“鲁艺”坚持实践化教育,形塑的是解放区新生活、新人物和新秩序,把文学的社会动员功能放大到极致。虽然,两校的文学取向明显不同,很难用统一的尺文学20.8万字 - 会员
当代陕西文学民间叙事研究
本书是对当代陕西文学民间叙事予以研究的第一本专门著作。民间叙事是当代陕西文学的重要基本面之一,作家“现象级”佳作频出,参与、推进了当代中国叙事文学的转换。本书对陕西文学民间叙事的话语特征、功能意义、文化意识、文学传统,以及成就、局限与前景等展开系统性论析,以期对民间叙事的复杂性作出新的阐释,并获得超越地域性阈限的理论启示。文学27.9万字 - 会员
中国文学经典建构的理论与实践(1976—2016)
文学经典不仅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学经典在文化建构、传承以及跨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基于近四十年来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路径、理论成果的系统性爬梳整理,将新时期以来文学经典论争的发生、发展及文学经典研究的困境与媒介文化变迁相关联,对文学经典论争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梳理大量的资料,在还原论争展开的文化现场的基础上,呈现四十年来文学经典论争的总体风貌和文学26.8万字 - 会员
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
本书以伦理视角为切入点,结合社会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和人伦风俗等因素,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主题视野、作家姿态、伦理立场、艺术表现风格等方面的嬗变。本书研究拓宽了以往研究的范围,试图对西部乡土小说创作进行系统化的整体研究。综合运用文学审美批评、社会伦理研究等相关理论,把文学置于社会变革与乡土伦理变迁的时代背景中进行考量,阐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多元内涵和发文学28.2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
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极具文化特色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学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在此期得到全面展示。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创作集中于元明清三代,创作者百余人,有别集传世者50余人。本书从历史、文献、思想史等多个维度对这个时期的蒙古族汉诗创作展开讨论,通过空间—政治秩序建构下的元代蒙古族汉诗创作、精神—心灵秩序建构下的明代蒙古族汉诗创作、历史与空间建构下的清代蒙古族汉诗创作三个部分,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元明清时期蒙古族汉文学56.5万字 - 会员
徐嘉瑞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实践研究:以“平民文学”为中心视点的一种考察
徐嘉瑞,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在文学创作、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民间文艺收集整理等众多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平民文学”思想贯穿了徐嘉瑞创作研究的始终,是新旧交替时代碰撞出的乐章,是中国传统文学思想和西方现代文化交流的产物。徐嘉瑞在西学东渐的时代氛围里,运用西方先进思想和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学,进行文学创作,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平民文学”思想。本书采用文献细读,历史分析和比文学17.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