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精神分析引论
更新时间:2020-04-21 21:15:33
最新章节:第二十八讲 分析疗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精神分析引论》由弗洛伊德于1915—1917年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课程讲稿组成,分为“过失心理学”“梦”“神经症通论”三部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弗洛伊德假定他的听众绝没有任何关于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因此《精神分析引论》的内容非常浅显易懂,可以把精神分析理论传播给每一位普通人。1917年《精神分析引论》出版,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教科书和入门读物,后陆续被译成17国文字,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品牌:卓文天语
译者:史林
上架时间:2019-05-01 00:00:00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卓文天语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精神分析引论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二十八讲 分析疗法
- 第二十七讲 移情
- 第二十六讲 力比多理论和自恋
- 第二十五讲 恐惧与焦虑
- 第二十四讲 普通神经失衡
- 第二十三讲 症候的发展
- 第二十二讲 发展与退化的病理学理论
- 第二十一讲 力比多的发展与性的组织
- 第二十讲 人类的性生活
- 第十九讲 抗拒与压抑
最新上架
- 会员
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家长伴护手册(初中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第2条指出“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根据纲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要从学生、学校和教师、家长三方面入手。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青年长江学者蔺秀云教授主编,以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特点心理6.9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手册(八年级上册)
本书以杨乐乐、王康、朱磊三个同学的经历串联起整个故事,把七年级新生经常会遇到的事,列出真实的情境,逐一进行探讨。在内容设置上,通过“课前调查”“班级播报”收集上课素材,引出相关心理现象;通过“心理加油站”“故事与案例”介绍相关事件中包含的心理学原理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最后通过“延长的心理电波”促进知识与技能的内化,强化自我管理。最终达到“伴护心理发育,塑造心理能力,助力可持续成长”的目心理2.9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高中三年级下册)
丛书以“伴护心理发育,塑造心理能力,助力可持续成长”为基本定位进行系统展开。每个分册由自我管理与成长类和我与世界的关系类两大模块组成。“自我管理与成长”包括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学习心理、生涯探索、青春期教育及生命教育、危机预防等;“我与世界的关系”包括我与同学、我与家庭、我与老师和我与社会等内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辨识、自助、求助、助人”四级心理危机防御体系。高中三年级下册设8个章节,涵盖自心理3.5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手册(六年级下册)
本书主要包括:探秘学科大世界、面对压力有办法、赞美的温暖、挑战不可能等八课内容。心理1.6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高中一年级上册)
本书以一个虚拟人物为线索,展开八个章节。初始由学生本人为这个虚拟人物取名字,并设计其相关信息,并以这个人物为主角,开始每个章节的情境。该虚拟人物让学生有一个投射对象,将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包括回避的自我,都投射给这个虚拟人物,让学生在一种更轻松、更安全、更有主导感的氛围中展开自我探索,在最后一章,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要与该虚拟人物分离。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探索与记录,建立起一份自己独有的心理心理3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手册(二年级下册)
本书主要包括:淘气的注意力、豌豆宝宝的一生、我的情绪温度计、我会倾听、课间时光真精彩、我的身体我做主、注意,外号来袭!等八课内容。心理6772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手册(三年级上册)
本书以呱呱、莓莓、大宇和宽宽4个虚拟的小学生的学校生活为主线,通过“小小调查员”“一起来活动”“我能行”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现实、提高思辨能力,通过“嗨,你知道吗”“焦点知识”等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了解好奇心,体验性别差异,初步学习社交知识,了解自己的成长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提升心理自助与求助能力。心理1.4万字 - 会员
破译心灵密码:实用心理学一本通
不要认为心理学是一门难懂的科学,当它与有趣的故事结伴出发,就能成为一本通俗好看的书。本书从轻松与趣味出发,讲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心理学,抛开了理论的条条框框,剥掉了心理包裹着的神秘光环,心理学就是这么简单。心理20.3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手册(七年级上册)
本书以杨乐乐、王康、朱磊三个同学的经历串联起整个故事,把七年级新生经常会遇到的事,列出真实的情境,逐一进行探讨。在内容设置上,通过“课前调查”“班级播报”收集上课素材,引出相关心理现象;通过“心理加油站”“故事与案例”介绍相关事件中包含的心理学原理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最后通过“延长的心理电波“促进知识与技能的内化,强化自我管理。最终达到“伴护心理发育,塑造心理能力,助力可持续成长”的目心理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