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1 20:33:27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插图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虚拟仪器与LabVIEW
1.2 虚拟仪器开发环境的搭建
1.3 VI的开发与调试步骤
1.4 LabVIEW虚拟仪器项目开发
1.5 LabVIEW虚拟仪器项目管理
第2章 前面板设计
2.1 控件选择
2.2 前面板设计总原则
2.3 前面板布局
2.4 前面板文本和色彩
2.5 可见性和健壮性
2.6 对前面板进行装饰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本数据类型和操作
3.1 基本数据类型
3.2 常规数据操作方法
3.3 数值
3.4 布尔
3.5 枚举类型与下拉列表
3.6 路径和字符串
3.7 数组、簇和矩阵
3.8 数组操作
3.8.1 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3.8.2 索引数组元素
3.8.3 编辑数组
3.8.4 数组排序
3.8.5 其他数组操作函数
3.9 图形和图表
3.9.1 波形图表和波形图形
3.9.2 XY图形
3.9.3 二维和三维图形
3.9.4 强度图形和强度图表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本程序结构
4.1 数据流驱动
4.2 顺序结构
4.3 分支结构
4.4 循环结构
4.4.1 For循环和While循环
4.4.2 自动索引
4.4.3 移位寄存器
4.4.4 反馈节点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函数、程序框图和VI
5.1 LabVIEW内置函数库
5.2 VI的程序框图
5.3 创建子VI
5.4 为VI添加说明和帮助
5.5 可重入VI、递归VI和多态VI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错误处理
6.1 错误簇
6.2 错误捕获
6.3 错误报告
6.4 错误处理
6.5 自定义错误处理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扩展程序结构
7.1 事件结构
7.1.1 事件与事件结构
7.1.2 事件的静态注册和动态注册
7.1.3 通知事件和过滤事件
7.1.4 用户自定义事件
7.1.5 使用事件的注意事项
7.2 定时结构
7.2.1 定时循环结构
7.2.2 定时顺序结构
7.3 禁用结构
7.4 元素同址操作结构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单循环程序框架
8.1 轮询
8.2 程序框架中的数据传递和功能全局量
8.3 经典状态机
8.4 消息状态机
8.5 队列状态机
8.6 事件状态机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多循环程序框架
9.1 多任务、多线程、多处理与多循环
9.2 变量控制多循环
9.3 同步多循环
9.3.1 事件发生函数控制多循环
9.3.2 通知器控制多循环
9.3.3 多个定时循环的同步
9.3.4 集合点控制多循环
9.4 异步多循环
9.4.1 生产者/消费者结构
9.4.2 大型多任务结构
9.5 模块化的程序框架
9.5.1 多循环程序框架的模块化
9.5.2 动态加载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扩展用户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