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员
曾国藩全集(第四卷·十八家诗钞二)
本卷的《十八家诗钞》是曾国藩编辑的古代诗歌选集第一部分。遴选魏晋南北朝的曹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六家,唐代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八家,宋代的苏轼、黄庭坚、陆游三家,金代元好问一家,共十八家,收录古、近体诗六千五百九十九首,并对一些诗作做了圈点批注。史料典籍27万字3.3万人气 - 会员
两个世界:19世纪一个阿拉伯人的欧洲观察手记
19世纪的阿拉伯知识精英是如何看待所谓的欧洲文明?又是如何调解传统伊斯兰与欧洲现代性思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为什么这个阿拉伯人的观察被人指责给伊斯兰世界带来了麻烦?19世纪以来,欧洲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成果已经盖过了东方世界曾经的辉煌。作为向西方开放贸易的东方国家之一,埃及也迫切地渴望参与其中,并分享果实。于是从19世纪20年代末开始,埃及的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派出留学生,前往欧洲学习最新的知识。本书史料典籍34.3万字3.3万人气 - 会员
古代希腊文明文献萃编
本书为新时代“一带一路”古文明文献萃编丛书中的一本。本书所收集的资料,主要反映了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古代希腊地区的政治、军事和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由于古代希腊早期传世文献有限,因此本分卷所收录的资料主要出自公元前5世纪之后的作品,如修昔底德、亚里士多德、普鲁塔克、狄奥多罗斯和阿里安的著作等。这些作品是后人研究古代希腊文明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史料典籍23.6万字3.3万人气 千年帝国史
美国知名学者克里尚·库马尔在《千年帝国史》中描绘了一幅跨越千年的帝国全景图,他从罗马帝国切入,剖析了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王朝、俄罗斯帝国、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五大帝国,这些帝国都自认肩负着普世文明的使命,并为之奋斗、纠结。库马尔试图从新的视角解读帝国的统治者和民众,他们如何为帝国统治寻找正当性,他们如何认识自我,以及帝国统治者在建立普世的世界秩序的过程中,如何留下了与当今世界息息相关的多元化的政治史料典籍31.8万字3.2万人气- 会员
曾国藩全集(第二卷·奏稿二)
本卷的《奏稿》为曾国藩向皇帝所奏陈的折子。自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的“遵义大礼疏”起至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正月的“楚岸盐引淮川分界行销折”止,内容涵盖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北上剿捻、处理天津教案事件以及各项章程奏疏等。奏稿所陈叙事详尽,细节处动人心魄,颇有画面感。“其佳篇传播人间,士大夫多能举其词”。史料典籍49.7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
曾国藩全集(第十一卷·家书、家训)
本卷的《家书》以光绪五年李瀚章、李鸿章编校、传忠书局刻印的《曾文正公家书》为底本。收录了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曾国藩写给祖父母、父母、兄弟和子侄辈的家信。内容广博,行文自然流畅。在家书中,曾国藩不仅教导弟弟们如何读书作文、如何修身交友等,也时常谈论治军为政之事、科举考试之道等。家书凝结了曾国藩为人处世的智慧精髓,也是研究曾国藩生平和近代中国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现代人还史料典籍38.6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
曾国藩全集(第三卷·十八家诗钞一)
本卷的《十八家诗钞》是曾国藩编辑的古代诗歌选集。遴选魏晋南北朝的曹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六家,唐代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八家,宋代的苏轼、黄庭坚、陆游三家,金代元好问一家,共十八家,收录古、近体诗六千五百九十九首,并对一些诗作做了圈点批注。史料典籍40.9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
侵华日军731部队细菌战资料选编
本书由编译者历经十余年时间,搜集整理日本、苏联、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珍贵资料,以及中国细菌战民间受害者要求日本国家赔偿诉讼的法庭证言、日本东京地方法庭的审判判词等,是目前为止关于日军73l部队在侵华战争期间实施细菌战情况记录最为全面的史料集,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学术界进一步深入对日军细菌战问题的研究,也有助于普通民众了解日军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残忍罪行。史料典籍37.7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
曾国藩全集(第八卷·书札一)
本卷的《书札》是曾国藩写给上级、同僚和朋友的私人信函。在《书札》中我们看到一个更真实的曾国藩,他时常会和朋友们发牢骚,倾诉困境。《书札》多处写到战争形势的危急,“日在惊涛骇浪之中”,又言“军事变幻无常,每日危疑震撼之际,愈当澄心定虑,不可发之太骤”。史料典籍35.9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
资治通鉴故事(彩图精装)
《资治通鉴故事》编著者文若愚。《资治通鉴故事》享有“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誉,这本由文若愚主编的《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辑录了原著中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篇章,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故事体编撰而成,便于读者轻松掌握其精华,并从中汲取睿见卓识,深化、拓展人生阅历。史料典籍53.6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
世界历史沉思录
本书是19世纪著名文化史家布克哈特的一部讲稿。作者在“世界历史”这一观念之下,对于当时的历史认识和史学研究的若干侧面加以考察。相当有代表性的反映了布克哈特的史学思想。史料典籍22.9万字3.2万人气 - 会员
唐中书门下两省属官年表: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套装全两册)
本書是對唐代中書、門下兩省屬官的全面系統研究。綜合運用歷史學、考據學、辨僞學、年表學、校勘學等方法,搜集資料,查勘比對,辨别推理,去僞存真。以年表形式,清晰呈現出歷年中書、門下兩省屬官的任免情况或仕歷軌跡,爲唐代文學社會、人物互動及職官研究提供便利。編纂年表的同時,發現文史資料中的一些錯誤,爲典籍校勘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史料典籍48.6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文化灵苗播种人:回忆姜椿芳
姜椿芳先生是我国当代文化界的前辈,本书收录了姜椿芳先的朋友、学生、家人数十人的回忆文章,从这些文章中,我们能看到姜椿芳先生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责任和良知。他历经磨难而又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学养宏富而又虚怀若谷的治学精神,诲人不倦而又谦谦君子的儒家风范,至今受人敬仰,为人缅怀。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既然如此,一个人就应该在这短暂的只有一次的生命中努力做一些对别人有益也无愧于史料典籍12.9万字3万人气 - 会员
百年茅盾研究成果史料索引(1920—2020)
1920年4月25日,黄厚生在《小说月报》第十一卷第四期上发表《读〈小说新潮栏宣言〉的感想》一文,是为茅盾研究的第一篇论文;1931年12月,上海现代书局出版了第一部茅盾研究专著——由伏志英编著的《茅盾评传》,收入十年间茅盾研究的重要论文20余篇,使茅盾研究得到了明显的深化和拓展,并开始走向独立。截至2020年,茅盾研究已走过百年历程,出版的研究专著、论文集、传记、资料汇编等超过百部,发表的论文数史料典籍21.2万字3万人气 - 会员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洋眼看中国)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在本书中,立德夫人观察当时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与思想性格,她游历各地,见识到田园风物、街巷状况以及西方生活方式渗入后中国民间发生的悄然变化,还有外国侨民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以及同中国普通人之间的关系等。史料典籍12.4万字3万人气 - 会员
地方志城墙资料汇编(上)
本资料汇编主要对集中于地理总志、类书和地方志中的文献材料分门别类的进行整理、标点,而且材料较为系统,可以构成中国古代城市总体性研究的基础,同时本资料汇编也可以作为某些个体和区域城市研究的基本文献材料。本资料汇编第一辑共有五册,主要包括有第一册“《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城墙资料汇编”;第二册“《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城墙资料汇编”;第三册“《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庙学资料汇编”;第史料典籍38.2万字3万人气 - 会员
桯史·默记
《桯史》是岳珂日积月累写成的关于两宋朝野见闻的史料笔记。全书共一百四十条,涉及两宋朝政得失、南渡佚事、贤达诗文、世俗谑语、图谶神怪等等。《默记》本书所录,大都为五代末及北宋时期朝野杂事。作者于掌故颇为熟悉,所录多有据可信,且其中有他书罕及之内容。史料典籍11.2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密录
《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密录》是日本近代史上的政治家、外交家陆奥宗光关于甲午战争的外交回忆录。书中记述了朝鲜东学党事件发生后,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直至签订《马关条约》的全部历史过程,以及欧美各国对战争的态度,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的详细经过。其中包括欧美各国围绕中国和朝鲜问题展开的利益争夺以及日本政府的各种决策内幕等内容,是研究中日甲午战争史和中日关系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史料典籍16.1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回忆朱蕴山
本书收录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组织的纪念朱蕴山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纪念文章二十余篇,朱蕴山文章和诗词若干篇,以此缅怀朱蕴山对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的贡献,学习他不断追求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此次加入我社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重新包装、修订再版,是对朱蕴山同志的又一次致敬。史料典籍10.3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
中国“老牌理想主义者”的历史现场。一群“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中国知识分子,本性并不热衷政治,大多素以教育兴国、文化传承、乡村改造、扶助弱民为安心立命之地。无奈国运艰危,民生离乱,烽火连天,没有安放书桌的地方。他们走出书斋,抱团成势,组建“统一建国同志会”,继而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不靠武装、不图政权、不占地盘,只凭文化和思想力量参与中国政治,活跃在国共两党之间,形成可圈可点的政治风景。《从前的史料典籍22.3万字2.9万人气